培养目标:侧重工程研究、开发与应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生物工程基本理论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能在生物农业、生物制药与食品等生物工程领域从事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工程与工艺设计、生物加工过程的检测与控制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生物工程技术人才。

学科和专业基础: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医药工程相关学科已有70年的发展基础,该领域的建设主要依托于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生物工程”、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食品科学”和“微生物学”、宁波市重点学科“环境科学”和“食品科学”等重点学科,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发掘利用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高值利用公共服务平台、浙江省水产种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水产品加工技术联合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果蔬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海洋高校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宁波市微生物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宁波市农产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宁波区域特色水产种业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生物技术教学示范中心、浙江省生物与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动物分子营养重点实验室浙江万里学院实验分室等平台,并拥有浙江省水产品加工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高等学校服务于渔业产业的生物技术创新团队等省市级创新团队,实验室面积约16000m2,实验室现有设备资产总值逾亿元。5年,领域共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20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基金、重大农业成果转化、国家海洋局行业专项等国家级项目近30项,省部级项目近百项,获资助近亿元;承担横向及行业相关课题近百;发表核心刊物论文5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近50项,国家级动植物新品种16项;获省(部)、市厅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0余项。

师资力量:本领域目前已组建一支高水平导师团队,校内导师52名,全部具有高级职称,博士学位导师占85.7%,且全部具有实践经历,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省“15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国家及省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省市高校名师、甬江学者等。另外从企事业单位聘请校外导师36名,高级职称比例占88.9%,硕博学位比例61.1%,皆为企业的业务骨干。同时聘请一批知名博导、教授担任各专业的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兼职教授。

培养特色:实行以培养工程能力为导向的校内外导师组指导制,学校导师与企事业单位导师共同承担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践过程、项目研究、学位论文等环节的指导工作。通过校企联合管理、共建实习基地、共同培养社会适用人才。

在教学内容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合作式研究性学习为主要的教学方式。采用重过程、重能力、多形式的考核方法,包括考试、作业、合作讨论、专题报告、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及产品研发等。

利用学校国际化资源,开展国际合作教学,领域与2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不定期聘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讲座;并资助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选派优秀研究生到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

培养方向:紧紧围绕浙江省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地方特有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结合我校学科优势及生物工程发展现状,分为具体情况如下:

生物技术与工程:利用现代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开展特色经济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重要性状功能基因挖掘、优良种质创制与良种繁育等领域的科学理论及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为现代生物农业良种选育及健康优质种养殖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生物制药工程:以各类生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现代生物分离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及生物化工等技术,进行功能性成分高效分离纯化及酶制品的制备,对中药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等进行研究,对具有药物活性的天然产物进行合成及结构修饰,对天然高分子材料进行分离制备、结构改造、以及作为生物医学材料的应用研究。

食品工程与营养:围绕特色食品(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贮藏保鲜中的关键技术以及食品(农产品)资源的高效利用等方面开展应用基础与技术研究,研究食品(农产品)中各种组分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营养功能、安全性以及各组分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等,开发特色食品(农产品)资源高附加值制品及其产业化的相关修饰调控和有效组分分离等共性关键技术。

微生物与环境工程:利用现代微生物技术手段,开展水、气、固废及土壤等不同环境污染的生物生态修复和典型的微生物生态过程及生态生物灾(病)害监控技术研究,结合极地及深远海微生物海洋学及其生态过程与资源应用潜力评价,高效筛选功能酶以及代谢活性物质,应用于污染环境生态修复和生物转化。

培养成效:本领域培养的研究生主要从事生物制药、生物保健食品、生物农业和海洋生物等相关行业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以及产品检测分析等工作。近5年毕业生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学生第二)发表论文148篇,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新品种等应用成果56项,生均成果2.02项;近3年,省硕士学位论文抽检优秀率、优良率和合格率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优秀率18.8%(全省平均2.5%),优良率93.8%(全省平均78.4%),合格率100%(全省平均97.8%)。硕士生连续5年参加国家大洋科考,“系列植物空心胶囊的产业化研发推广应用”入选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

五届研究生就业率100%,其中12名考入博士研究生深造。根据2019年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显示,本领域研究生就业率100%(全省平均97.07%)、升学率9.52%(全省平均5.71%)、专业相关度75.56%(全省平均72.59%)、工资水平8930.56/月(全省平均8398.67/月)、学生的专业总体满意度为98.1(全省总体满意度89.6),各项数据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