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学院建有生物科学系、环境科学系、食品科学系、实验中心及行政部门。设置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健康8个本科专业。“生物技术”为国家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浙江省十二五优势专业、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国家级创业教育实验区的试点专业;生物工程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为省一流本科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普拉茨堡分校建立了“2+2”双学位合作项目。建有生物与医药工程专业硕士点,设置生物技术与种质工程、食品营养与加工工程、生物制品与制药工程、生物资源与环境工程四个研究方向。

现有专任教师117人,正高职称教师35人,副高职称教师39人,博士学位66人,硕士生导师5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全国三八红旗手1名、全国生物医药风云榜人物1名、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1名;农业部岗位科学家1名、国家及省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3名、浙江省突出贡献专家2名、浙江省功勋教师1名、浙江省万人计划人才1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0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名、浙江省十佳巾帼发明者1名、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6名;宁波市杰出人才1名、宁波市突出贡献专家3名、宁波市领军与拔尖人才16名、宁波市高校名师5名、甬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同时聘请一批知名博导、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兼职教授。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省市级科技创新团队、9个市级科技特派员团队。

拥有总面积约16000m2的各类实验室及科研、学科平台,设备资产总值近1.5亿元。建有生物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生物工程实验室、浙江省生物与环境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省水产种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水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联合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果蔬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联合重点实验室以及宁波市食品加工技术和宁波市微生物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有多个涉及生物、环境及食品专业的浙江省财政厅专项资助的专业实验室;建有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发掘利用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创新平台、浙江海洋高效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平台以及分析测试中心等。

学院每年在研科研项目200余项,平均年度科研经费到账总额2300余万元,教师年平均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近五年发表Science论文2篇、SCIEI收录及一级核心期刊论文5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获得国家、省部委及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0余项。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近三年,本科生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近40项,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申请专利近100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1项;浙江省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大学生A类竞赛全国奖项近50项,省级奖项70余项。

近年来,本科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6%以上,留甬率在50%以上。60%以上的学生从事专业相关工作,部分学生考上公务员,部分学生考上研究生,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科院和国家部委下属的科研院所以及国内外其他高校等继续深造。

学院积极拓展国内外交流,与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扬州大学、美国杜克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普拉茨堡分校、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德国汉堡设计与传播应用科学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邓迪大学、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挪威生命科学大学等国内外的著名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了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学生培养等协作与共建关系。